1、乾隆对国宝级书画使劲儿祸祸大印章一顿乱盖,不分字里行间虽然他遍临名帖,追随二王书风,但是还是相差甚远,他的字千篇一律,被后人所诟病。
2、图01行箧随行乾隆南巡行李箱中的书画特展海报 引言 大家所熟悉的乾隆南巡多半来自电影电视里,乾隆皇帝意气风发地带着几个随从南下探险恋爱或者是12卷乾隆南巡图中体现的动辄两三千随扈的豪华盛大场景而今年4月1日至6月25日,台北故宫推出的行箧随行乾隆南巡行李箱中的书画特展,在没。
3、这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嘛,金石字画,各有所好但是,乾隆皇帝爱印章倒是没啥,流传下来的名家字画可就遭了殃只要经了他手,只要字画上有点空白,就哐哐地全部盖上他的大印,意义不言而喻,不就是想说“乾隆皇帝到此一游”吗书画上盖印是有讲究的,印章要与字画幅式大小相匹配,不能太大。
4、史料中并没有确切记录表明乾隆究竟欣赏了哪一幅书画,不过根据御制诗可以了解,从初一到初八乾隆共御览过书画九件,其中第一件便是明代文征明的松堂吟赏小轴乾隆题诗的最后一句是“个中寻独乐,不拟客来逢”,他似乎也想闭门待在画中那方由荒草古屋老松清茶构成的小世界中世界各地。
5、钩圈略异杨家法, 春满冰心雪压腰何碍磅人呼作杏, 问他杏得尔清标释义1“杨”,指的是以擅画墨梅而声名远播的画家扬无咎,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四梅图卷是其代表作2译文画中绘水墨梅花一枝,枝干秀挺,花朵疏朗以淡墨晕染花瓣,浓墨勾点花蕊3乾隆的意思是说,王冕画梅的技法。
6、快雪时晴帖上的乾隆题识与摹绘 中国历代帝王中,最热衷于题字作跋的莫过于乾隆御览之下,必有跋语,驻跸之处,自有题字,但凡书法绘画陶瓷玉器石刻乃至文玩家具建筑,都留下了乾隆的题记,尤其是清宫旧藏的书画,更是“重灾区”如此沉迷于题字作跋,那么乾隆的书法水平究竟如何。
7、你好,处于乾隆时期的有两个 雍乾朝浙江籍画家 沈铨归国后声誉大震,传至京城,朝廷便下旨命沈铨作画上贡,乾隆7年作花蕊夫人宫词意受到好评,除此,沈铨还陆续为宫廷作吉祥寓意之画,由此沈铨及弟子童衡在中国画史上被称为宫廷画家,沈铨晚年寄居于苏州,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书画艺术之研究,在乾隆。
8、故宫现藏书画中很多都钤有乾隆帝的印玺,乾隆皇帝的盘山图很有代表性其上有乾隆帝34处题跋,诗后均有乾隆钤印它翔实地记录了乾隆帝印玺的钤用情况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帝在盘山及行宫总述后用“乾隆宸翰”“机暇临池”“奉三无私”印乾隆十二年,乾隆帝在花朝游盘山后用“乾”“隆”印。
9、乾隆皇帝在还是皇子弘历的时候,他的父亲雍正皇帝就给他请过很多著名的汉臣做老师,专门教他一些文化知识还有儒家经典,比如朱轼,还有张廷玉等人,都做过乾隆皇帝的老师他做了皇帝以后,每天忙完事情就是写写画画,所以也留下来了很多的书画作品,光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就有乾隆皇帝的2000多件墨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