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简介 > 正文

陈子庄一平尺的价格

《小园即事》

  中秋假期里,读读张充和老人的《小园即事》(王道编注),这似乎有些应景,看看旧时光,回不去了,只好打望一翻。

  如今的时代被解释为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跟着张充和回到过去,也似乎有了另一重涵义。在这些旧作中,既有对当时生活的关注,也有对生活的礼赞,让我们看到一个青年的过去。如今,谈民国成为一种风气,看看民国人的生活,活得恬静淡然,那一种风骨,是这个时代短缺的。

  前几天,跟几位首届全国书香之家聊天,说当下的人活得很累,以名利之心来看待生活中的种种,就看不到生活的美好。我说,名利是身外之物。结果招来一顿批评。他们说,如果不是功成名就,如此看待名利,真是有些酸。我当然知道,只要一个人肯在一个领域钻研,不停步,会做出成绩,名利也会随之而来。但这并不是强求来的结果,自然会坦然。

  坦然是生活的本色。小园即事,即景,我们看不到它的过去,只看到风景的美好。以此来看,或许我们缺少的不只是发现的心灵,而是灵魂有待净化了。

符兴全的《红树》

  早几年,我读过海南作家符兴全的长篇小说《大音希声》,印象深刻。前不久,在成都的一次饭局上才第一次见到,他热情非常。这次,他带来的是长篇小说《红树》。

  《红树》写的是海南红树林的故事。在抗战中,地下县委书记苏林与交通员海莲产生了感情,随后,海莲被捕而远离了革命队伍……从细微处演绎了革命的流变,起初以为这种小说会公式化、脸谱化,仔细读来故事波澜起伏,并非是以革命激情为主打的小说,而是融入了人性化,让众多人物活在现实当中,而不是小说里。

  《红树》与其说是对革命的礼赞,不如说是对地方文化的讴歌,它舍弃了宏大叙事,而是将红树在海边生长,经历了种种波澜,依然如故,最终迎来了红色、绿色、蓝色斑斓组合,构成了天人合一的神秘世界。

  在书的封面上有一句话是,一卷无法隐藏的中国乡村秘史。不过,将书中的主人公称之为中国乡村的女“曼德拉”,或许不够精确。在抗战神剧的故事中,真相都不重要了。这一种扭曲的价值观,让不少人对抗战“神往”。

  除了抗战、内战,以及其后的种种运动,生活在这边土地上也还有活着的人,他(她)们可能抗争,但总体而言活得很卑微,即便如此,他(她)们还在继续生活下去,一如红树那样生长,不可阻挡。这是人的精神,符兴全的诠释让我们读到的不只是精神,还有生活,它带给我们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叶广芩的秦岭

  作家叶广芩曾在秦岭深处的周至县挂职锻炼,她很快就喜欢上了秦岭。所以近几年她的作品几乎都与秦岭相关。秦岭的迷人之处不仅仅是有高山密林,而是这里所沉积的是中国文化的脉络。她写老县城,写青木川,让世人知道秦岭更多的故事。

  关于秦岭的书写,既有地域文化的解读,也有对生态和保护站的日常记录。秦岭所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动植物的栖息地,也还对生态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几年前,我读《秦岭无闲草》,对秦岭的植物生态有了更切实的认知。倘若开通一个秦岭植物认知的游学,我想也有意义。

  最近我又读到她的《秦岭有生灵》,这是对秦岭生灵的关注。质朴的语言讲述秦岭的种种故事,从熊猫到金丝猴,从鸟雀到珍稀动物,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种扎根秦岭写作的方式,可能会很孤独,却给世人提供不一样的秦岭观。

  倘若叶广芩回归北京,而不是把大把的时间扔在这里,不说是能够成为大红大紫的作家,至少比现在的境遇要好。但衡量一个作家的价值在哪里?畅销,还是坚持风格?诸如此类的思考对叶广芩来说,可能并不是问题。

  在秦岭,叶广芩找到了人与物与自然生态相处的方式,简洁、质朴,好像回归了生命的原初。她对秦岭的书写,是秦岭的幸运,也是读者的幸运。最近,我坐火车从宝成线走过,不免想象叶广芩笔下的秦岭,似乎它一下子就活了过来,不只是山川河流,而是人类生命的延续,这是人不断生长的动力。

《待漏轩文存》

  中国现代诗歌史还有许多等待挖掘、整理的可能,相对于现代作家,诗人的关注可能更少一些。诗人吴奔星这些年经过其哲嗣、吴心海先生的整理,逐渐为大众所知。最近我所读到的《待漏轩文存》,为吴奔星于一九八〇年到二〇〇二年间所作散文的结集,这也是由吴心海先生整理的一部文集。

  “文革”时代让知识分子蒙辱,各种运动让知识分子在肉体、精神上都有所痛苦。如今回忆过去,几乎成为诉苦的主题。吴奔星以诗人之心看待朋友们的遭遇,既没有呐喊,也没有控诉,只是把故事细致讲来,读来尤其让人感人的是,他与湖北诗人曾卓通信:我靠“二观”哲学,活得笑嘻嘻的。一是靠乐观构建自我的天堂,而是靠达观摧毁人为的地狱。

  不难想象,吴奔星先生在写下这些篇章时的心情。他忆及旧人旧事,叙说诗歌观点,虽对生活着墨并不太多,但大致能让我们看到他对生活的意见和态度。

  《待漏轩文存》作为开卷书坊系列之一,以人文关怀,兼及史料整理,其所承载的不是简单的回忆所能涵盖的。

《美的沉思》

  生活美学大师蒋勋这几年推出的简体版图书甚多,起初,还是有兴趣读一读,这或许是源于对台湾美学的兴趣。后来,看着这样的书实在不少,也就有少读的兴趣。网上看到不少人在批评蒋勋,但这似乎无损其作品的畅销。

  《美的沉思》是他最近出版的关于美学的书。不过,这可不是首次推出的简体版。2005年既有文汇出版社出版。如今的图书只要有市场在,就会不停地再版,但不像从前那样只在一家出版社出版了。研究版本者似乎越来越多,对新书的版本研究却不见多。这亦如对古董的态度吧。

  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壁画、山水画……蒋勋在这些被“美”层层包裹着的艺术作品中,开始逐渐思考起它们形式的意义。经过一次一次时间的回流,将历史的渣滓去尽,蒋勋看到了它们透露出的真正的时空价值和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芥子园画魂》

  嘉兴画家吴蓬自传。单凭一部《芥子园画传》,进入书画艺术的境界。从苦难中来,他所经历的种种,与其说是在痛苦中磨练,倒不如说他从中领悟的更多。伟大的艺术家,不一定声名显赫,而是在其专业领域既有继承又有拓展。

  最耐人寻味的是,他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与素材,即便遭遇不解,依然我行我素,对家庭生活着墨并不太多。在艺术的探索上之所以能独树一帜,并不仅局限于天才,亦与勤奋有关。在最艰难时,幸有名师指点一二,看似闲笔,却为以后打下了基础,从不同流派中汲取养料,不拘一格,才能成就大家。

  这几年,成都画派为成都所重,张大千和陈子庄都是绕不过去的人物,且时常被重磅推出。在书中,吴蓬均有论述。他说张大千:“张大千的画又算不了上品,很薄,是因为他投机取巧造假的缘故。这话不是我说了算,历史会作出评定的!”他说陈子庄:“提到老师,倒有几个,第一个是母亲,第二个是外公,第三个是外公的表弟,第四、第五个是嘉兴的两个老画家,都没有名气,然而他们的画比石壶(即陈子庄,当时捧得很高)高处好多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成都

微博:朱晓剑

微信号:混成都

合作邮箱:20801640@qq.com

欢迎关注行脚成都

相关文章:

  • 包含陈子庄作品多少钱一平尺的词条2024-01-19 18:01:16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